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投资策略

研究报告:联讯证券-【联讯策略~市场观点】价值重估十周年,谁还记得牛市模样-180123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8-01-24 09:38:03
研报栏目: 投资策略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朱俊春
研报出处: 联讯证券 研报页数: 4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511 KB 分享者: dp****3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同样的"价值重估"、不一样的牛市味道;品味"价值重估",认清崭新牛市。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坚定看好春季攻势,立足金融核心,做透"便宜"文章;第四次高喊中国慢牛、强调牛市信心,轮动光芒终将照耀优质成长。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越来越有牛市的样子。在上波11月的回调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慢牛当道,于是奠定了我们最早看好春季攻势的基础。同样,我们在对春季攻势的展望中始终强调金融板块最具确定性,将它定义为春季攻势中的核心地位。
为何说越来越有牛市的样子?短短三周上证上涨点数接近去年全年,加上本周两个交易日后,已经超越去年全年:去年从3103到3307收官,上涨204点;今年从3307起算,昨日收盘3501今日收盘3545,年内上涨238点。
为何说越来越有牛市的样子?"十一连阳"后有"十七阳夹一阴":仍以上证综指为例,去年12月28日起为上涨起始点,至1月14日为十一连阳;而后仅在1月15日一天收阴;后重新开启连阳走势,截至今日六连阳。
为何说越来越有牛市的样子?金融板块尤其是银行给予市场最坚定的支撑:在这拨罕见的连涨行情中,不罕见的有房地产作为下游需求的重要发动机拉动了整个周期板块在开年后的上攻,不稀奇的有消费品作为稳健进攻品种始终在给市场助攻。但无论周期、消费,最符合预期的仍然是最具估值洼地的金融板块尤其是银行,在市场上涨乏力时刻给予了最坚定的支持。牛市的样子不仅仅如此。2018年股票策略我们继续看好中国慢牛,但是"慢牛3.0"并不仅是慢牛第三年的口号,在内容和形式上还将出新。我们提出的"从分化到同涨、从价值蓝筹到优质成长",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
牛市的样子不仅仅如此。房地产、银行的坚定上涨意味着短期市场还将围绕"最便宜"把文章做透。2018年房地产、银行等板块的轮涨,拉动了整体指数的上行(超出预期),以低估值、高分红为代表的板块挖掘,肯定还没有结束:一是这些板块的估值洼地还没有填平也不会那么容易快速填平,而是可做横向比较的其他板块还没有释放潜力。
牛市的样子不仅仅如此。优质成长蠢蠢欲动,牛市红利终将照耀创业板。春季攻势中高分红和高送转两大概念,高分红概念显然更具确定性和板块性固然不错,但是就短期市场:创业板尤其是创蓝筹们已经出现企稳上涨的迹象:比如近期创业板触底1700点后反弹、昨日创业板指的大涨乃至今日创蓝筹们的强势不跌;就长期市场:经过了两年半时长的估值调整,优质成长股的估值吸引力开始出现,2018年的各个财报季均是这些股票的表现舞台。
牛市本该如此,市场轮涨的背后是在不断挖掘低估,而不断挖掘低估的背后是市场本身被低估。"价值重估"跨越十周年,再次品味"价值重估":同样的重估,不一样的价值。
我相信今后有人回忆这轮牛市,一定不会从2018年算起,也一定不会从2017年算起,而是从2016年算起,从2016年元月"熔断事件"后造就的"2638点"算起。中国慢牛两周年,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06-2016年,十年轮回,同样的"价值重估",不一样的牛市味道。记得十年前我入行,证券研究领域无不瞻仰着那篇几乎与2006-2007年大牛市挂起等号的宏观分析报告,让后来者趋之若鹜,让外行者奉若神明。
十多年前的"价值重估",到底在讲些什么?依稀记得,更多是宏观研究的范畴,货币发行的角度,推演到人民币资产的低估。而今回顾往昔,中国经济当时正如奔腾的骏马(一轮经济周期的顶峰),股票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可能是最根本的因素。具体在讲什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翻,但是可能不太好懂,我接触过不少人也包括高博的老同事,似乎谁都知道"价值重估",但都不是那么清楚为何重估。
十年后的"价值重估",到底在讲些什么?非常愿意拿出这两年我看中国慢牛的逻辑来重复这个观点:一个是市场基因,来自于股市资金格局的变化,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很重要,虽然很重要一个特征是长期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国外投资者的持续、稳步入局;另一个是经济保证,在前一轮经济周期的调整基础之上,以习主席为代表的中央政府,果断实行了以供给侧改革为代表的新经济政策,从而带来了不一样的经济面貌。
如果要通俗易懂,当前的这个"价值重估":简单讲就是A股正在经历更透彻的国际化,并且在国际化过程中发现我们这个A股还是有很被低估的一部分。至于为什么被低估,就要牵扯到静态估值的国家化比较、全球经济的周期比较、中国经济的乐观期望等等。但不管怎么样,牛市的背后,既有经济背景又有市场背景,这些基本道理和十多年前基本一致。
同样的"价值重估",不一样的牛市味道。1)经济背景不一样,曾经的中国经济站在长周期的高涨顶峰,现在的中国经济站在长周期的复苏起点;市场基因不一样,曾经的中国股市吃那一下的股改红利,现在的中国股市正在经历全球资本的长期投资检验。2)经济周期和股市机制都很重要,但是我认为股市机制更加重要,所以形容为慢牛基因。正是这个基因的存在,以往的快牛疯牛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则是最近两年的慢牛健康牛。
同样的重估,不一样的价值。曾经的牛市和现在的牛市,都是重估,也就意味着都存在低估。但是两者很不一样的地方,过去是国内重估,就像螺蛳壳里做道场,充斥着流动性的一个地方,做着相对比较的活,于是很快就出现了绝对高估,所谓的价值都是相对比较出来的。现在是国际重估,已经不是螺蛳壳的格局,而是全球化的估值比较,这个过程会变得非常漫长,至少作为活生生的案例--美国股市已经慢牛了9年之久。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