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计算机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9-25 18:18:31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沈海兵,缪欣君 |
研报出处: 天风证券 | 研报页数: 20 页 | 推荐评级: 强于大市 |
研报大小: 2,146 KB | 分享者: W****n | 我要报错 |
智能驾驶舱与无人驾驶,未来汽车两大“大脑”
汽车被公认为下一个革命性终端,而运算能力是终端发展的基础。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根据英伟达在其官方宣传PPT的预测,智能驾驶舱和无人驾驶是未来汽车两大核心运算单元。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其中前者负责娱乐端人机交互场景,后者负责安全端行车运输端。智能驾驶舱的终极架构是“一芯多屏”,其实现了更大信息交互量。英伟达、英特尔等厂商2017年相关芯片有望量产。智能驾驶舱,值得您的高度重视。
智能驾驶舱有望成为新能源和未来无人驾驶的车型标配
智能驾驶舱是传统中控的延伸,由“中控+液晶仪表+HUD”等多屏组成。其核心在于实现多屏间的融合互动,提供更多的信息交互量。产品端,智能驾驶舱组成之一液晶仪表正取代机械仪表成为新能源车和ADAS车型必备。传统机械仪表无法显示新能源车剩余电量、ADAS车型轨道偏移等关键信息。需求端,蕴含高科技感的智能驾驶舱内饰,以荣威RX5为代表正成为消费者购车核心选择之一。
智能驾驶舱蕴含五倍向上弹性空间,预计2020年渗透率30~50%
智能驾驶舱,是中控娱乐系统的延伸,传统中控厂商占据产业链制高点。仅考虑硬件端智能驾驶舱售价约为5000~7000元,是传统中控平台的5倍以上。考虑智能驾驶舱成为新能源和ADAS车型必备,我们预计其组成之一液晶仪表2020年渗透率30~50%。而随着硬件端发展成熟,无人驾驶舱场景下,智能驾驶舱定义人类生活第三空间,围绕智能驾驶舱软件服务空间广阔。
智能驾驶舱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看好拥有丰富车企资源的中控厂商。
以液晶仪表为代表的智能驾驶舱,已经在高端车型中广泛应用,成为如奔驰、奥迪等高端车型的标配。高端下沉,是IT产品发展的普遍规律。以2017年上海车展来看,如奥迪新款A3、东风新一代CR-V等车型普遍采用液晶仪表,智能驾驶舱正加速向10万以上30万以下的中低端车型渗透。根据产业调研,2018上市自主车型有望标配液晶仪表。首款真正意义智能驾驶舱有望在2017年10月上市,预计单车仅在10w左右,2018年智能驾驶舱有望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
汽车IT竞争核心在于客户资源,我们看好拥有丰富车企资源同时掌控产业制高点的中控厂商。受益于产业趋势加速,中控厂商增长中枢有望上移。基于此,结合成长与估值匹配角度,我们依次推荐索菱股份、东软集团、中科创达、兴民智通、四维图新、路畅科技等。
风险提示:产业发展进程低于预期、相关车型销量低于预期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