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餐饮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6-06 09:04:02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刘章明,张璐芳 |
研报出处: 天风证券 | 研报页数: 17 页 | 推荐评级: 中性(首次) |
研报大小: 996 KB | 分享者: s****n | 我要报错 |
护城河思考的目的:
距离喜茶的疯狂已经过去2月,网络上造神式的鼓吹也好,阴谋论的踩踏也罢。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对热点事件的思考和研究的价值往往在于:拨开云雾见天日。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本文以星巴克为研究对象,从护城河角度提出对餐饮行业成功典范的思考,并分析星巴克与喜茶的经营模型。
餐饮行业的护城河难题:
1)消费者不存在转换成本;2)行业竞争激烈;3)低进入壁垒。购买一杯喜茶的机会成本约为110元,排队对于理性人而言并不可持续。超额利润吸引新进入者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目前北上广深四地饮品店数量之和已过2.5万家,竞争激烈。
星巴克的护城河构成:
星巴克的护城河,从定量分析角度看,即投资资本回报率显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且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在20%以上,亦显著高于主要竞争对手。
而从定性分析来源,包括主要5个方面:庞大的零售网络,从轻奢品→大众消费品→瘾品,高品牌价值,规模经济与成本优势,企业价值观。
星巴克的全球扩张与中国心:
星巴克的全球扩张之路始于1995年,以合资授权方式与日本SAZABY公司签约共同开发日本市场(合资企业50%股权),第一次进入北美以外国家。
1999年,星巴克第一次踏上中国,截至会计年度2016年,星巴克在中国118个城市共有2382家门店,其中直营店1272家,特许经营门店1110家。星巴克的中国发展可分为主要三个阶段,秉持初期谨慎、后期果断坚决的发展思路,从初始的授权模式,到小股权联营,再到合营,乃至最后全面控股。
星巴克与喜茶的经营模型测算:
从护城河角度,我们再来看看喜茶的价值,其取决于:1、它在当前所创造的价值量,2、它在未来很长的时期内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后一个问题取决于护城河,针对前一个问题,我们在文中进行了详细测算。在日销量为3000杯的情况下,单店年收入2700万元,年利润为723万。但是该销量基本不可持续的背景下,我们首先星巴克门店做出测算,典型星巴克办公楼门店的日均销量约为579杯,年收入676万;商业街门店的日均销量为521杯,年收入609万,与会计年度2016年报会计程序委员会区域数据基本一致。根据星巴克推断喜茶相对乐观背景下的经营情况,测算得出若回归常态则日均销量约为706杯,单店年收入644万元,年亏损521万元,且敏感性测试表明喜茶高成本经营策略极度依赖于销量因素,可持续发展存疑。因而,我们认为,喜茶距离星巴克仍有着重要的护城河差距,主要体现在渠道、产品经营、服务体验、口碑营销和企业社会责任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低迷,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低于预期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