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债券研究

研究报告:国信证券-供给侧改革:从行政化到市场化,汇聚行业龙头-170418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7-04-19 13:57:42
研报栏目: 债券研究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董德志
研报出处: 国信证券 研报页数: 18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615 KB 分享者: 山****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1、2016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三个新的特征:整体经济增长保持稳定,需求有所恢复,但是上下游价格出现了明显分化(PPI与CPI明显分离),同时上、中、下游三类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分化(上中游行业下行、下游行业上行)。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2、这三个新特征的出现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推进是密不可分的:
 A、伴随供给侧改革的进行,去产能工作的推进。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上、中游行业正面临行政化去产能的压力期,并持续到目前。上游资源品的供给曲线收缩,造成了上游资源品价格上涨,PPI回升;B、2016年以来必要的需求侧刺激(针对于房地产、汽车消费领域),造成了下游行业的工业增速水平稳中有升,且在下游行业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其难以向终端消费主体来传导成本压力,因此终端消费价格(CPI)始终低迷;
 C、上中游行业在整体工业体系中的权重占比近55%,下游行业权重占比为45%,工业增加值走势虽然分化,但是保持了整体经济增速平稳。
 3、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整合上中下游行业的供给体系,提高行业集中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因此其会经历两个阶段:
 A、第一阶段:行政化手段整合上中游行业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
 B、第二阶段:上游行业行政化去产能过程造成了上游资源品成本提高,进而转嫁到下游行业成本中,下游行业将通过成本倒逼的方式展开市场化的去产能进程,最终提升下游各各行业的集中度。
 4、2016年上下游行业的工业增速表现分化,但是最终“无缝对接”,令经济增长速度平稳。
 2017年上中游行业的行政化去产能工作依然进行,但是下游行业在需求侧刺激消失(房地产与汽车消费政策为代表)、成本压力加大的双重作用下将逐渐进入市场化去产能过程,这加大了2017年经济稳定的难度。
 5、行政化去产能主导了上、中游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下行,市场化去产能将主导下游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下行,两者无法相互递补后,将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此外,在下游行业集中度无法有效提升前,下游行业也难以向终端消费者传导成本压力,因此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
 6、从美国1990年-2010年经验来看,经历了一个各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环境从充分竞争向垄断竞争环境转变。伴随这一进程的展开,美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出现了“腰斩”,但是整体企业盈利状况出现了整体抬升。
 7、中国供给侧改革在行政化与市场化手段并行格局下,也必然会整合上、中、下游各行业,提升各个行业集中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因此供给侧改革最终效应一定是塑造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脊梁”。
 8、2017年中,受制于行政化去产能工作的继续推进、市场化去产能工作的可能展开,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艰难守卫6.5%,而通货膨胀率(CPI)只有1.5%附近。从这点来看,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显著性的紧缩。
 9、2017年中国货币政策以及金融监管政策的焦点在于“防风险”目标,从系统性金融市场风险指数变化来看,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程度居于中等区域的上端,整体风险度有限,主要的风险点集中在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不良资产等问题)和政府部门风险(债务总量问题)。
 10、2017年,中国将面临平稳的政策环境和基本面环境,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将集中在“龙头”企业中,这是供给侧改革推进的必然结果。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